兔子游戏攻略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热门推荐

文章内容

英雄联盟余二爷来到北平光受气了_英雄联盟余二爷

tamoadmin 2024-09-03
1.关羽简介、英雄事迹和人们对他的评价2.卧龙凤雏是什么梗?武将 第一武将,毫无疑问是吕布,想必这一点不会有什么争议。能够和刘、关、张三兄弟战百余合以上并全身而

1.关羽简介、英雄事迹和人们对他的评价

2.卧龙凤雏是什么梗?

英雄联盟余二爷来到北平光受气了_英雄联盟余二爷

武将

第一武将,毫无疑问是吕布,想必这一点不会有什么争议。能够和刘、关、张三兄弟战百余合以上并全身而退者,唯吕布也。此外,吕布斩杀名将方悦、穆顺,击伤武安国,击败公孙瓒,都是几回合的事,十八路诸侯望布一人而胆寒。可见这三国第一勇武非吕布莫属,无需多言。

第二武将,可能会让大家有些意外,我认为是张飞。别急,听我慢慢说来。仔细分析,张飞是三国演义中与名将单挑最多之人,而且凡其出阵,无一败绩,其勇武之处,可见一斑。虎牢关下,老张率先向吕布发难,战五六十合未分胜负。徐州城下,两人再战,又一百合不见输赢。两次与吕布交手,战至百回合以上却未有失手,足见老张之武不输吕布。老张十余杀纪灵,而关二爷则和纪灵战三十合不分胜负。葭萌关下战马超,从天亮到天黑,足足五六百合,未见分晓。有人以此赞叹马超之武,可是谁想过张飞此时已年逾四旬,而马超不过三十小伙。倘若老张和马超同龄而战,锦马超还能占到什么便宜吗?后来老张入蜀,依旧战功赫赫:巴郡之战,几回合生擒严颜;宕荡大战,二十合杀败张郃;汉中之战,击伤许褚(属偷袭)——排名第二,实不为过。

第三武将,许褚。许褚是天生的猛男,勇武过人,在三国中的单挑战绩中,唯有他能跟关、张一较高下。出道时曾和典韦战无数合未分胜负,其战之经典,不亚于马超张飞挑灯夜战,至今仍为人所称道。后又与吕布战二十合未分胜负,与赵云战二十合未分胜负,而许褚与马超的大战更是三国中绝对经典的单挑,两人也是无数合不分胜负。此时的许褚同样要比马超年长不少,倘若双方同龄,是不是结果也不好说呢?

第四武将,典韦。猛将!猛将!可惜命短。出场时就以“逐虎过涧”令人印象深刻,连野兽都怕他,何况人乎!曹操称之“恶来”,曾和许褚战无数合不分胜负。曹操能跟活那么长时间,典韦功不可没,多次保曹操化险为夷。最后的谢幕之役宛城之战中,典韦身无寸甲,没有双戟,却依旧斩杀绣军二百余人,直至身死,仍无人敢近其身!可见其乱军之中,英武异常,有不输给子龙的长坂坡之勇。不要忘了子龙是跃马挺枪突入曹军,而典韦不仅没有自己心爱的双铁戟,也没有战马,而且绣军又是夜战,又是偷袭,取得如此战果,实在不易,非绝对猛将不能为之!美中不足在于与大多数猛将都没有交过手。

第五武将,赵云。自赵云起,“白马银枪”就成为了民间艺术打造英雄的标准行头。且不说子龙出场时的一鸣惊人,单是与刘备分别时的惺惺相惜,就引得无数人为之感而落泪。曾与文丑战五六十合不分胜负,与许褚战二十合不分胜负,三十败张郃,数合斩杀高览。演义之中最精彩的描写,莫过于长坂坡的七进七出,救出幼主,夺得青釭,斩杀曹将五十多员!古往今来单骑救主者,唯子龙耳!此外,子龙在汉水大战中也尽显神勇,连杀慕容烈、焦炳两将;七十余岁出祁山,瞬间将韩家五虎挑落马下;最后撤兵时独自断后,击杀苏顒,击退万政,老当益壮,不输廉颇。子龙不畏艰险,胆识过人,连刘备都称赞“子龙一身都是胆”。更难得的是子龙颇有谋略,智勇双全,处变不惊,沉着冷静,且待人有礼,不近女色。这样一个大英雄,算是三国中刻画得比较完美的一员大将了。

第六武将,马超。锦马超之武,无须过多叙述。曹操曾赞其“勇不减吕布”,刘备也对其喜爱有加,生恐张飞伤了他。马超十七岁便崭露头角,阵前击杀王方,生擒李蒙。后来潼关恶战,八九合杀败于禁,二十合杀败张郃,斩杀李通。而与许褚、张飞的两场恶斗更为三国中武将单挑经典中的经典——马超武艺高强,不必赘述。可惜自从归了蜀汉,锦马超的光芒就淡了下来,再也未见辉煌之处,惜哉!惜哉!

第七武将,关羽。关羽是罗贯中在演义中竭力打造的“超级巨星”,其每战不论输赢,皆为经典,历来被后人所称道。关羽在演艺中的单挑战绩着实显赫,唯有老张能跟他比上一比。关羽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被百姓尊为“武圣”,是人们心目中的战神。可是细细品来,这里面水分很大:擒于禁、斩庞德是水攻所致,与关羽武力无关;过五关所斩之将都是宵小之辈,根本不值一提。想来,华雄是西凉大将,汜水关下令诸侯丧胆;颜良、文丑是河北名将,张辽、徐晃等曹军名将尚且奈何不得——可是他们怎么这么容易就被关二爷干掉了呢?其中原因,值得深思。看来,罗贯中为了塑造关羽的“武圣”形象,自然要将其战绩大书特书一笔,因此也就可怜了华雄他们,无辜的做了成就关二爷威名的牺牲品。如果抛开作者的情感因素不谈,关二爷真能顺利地斩杀华、颜、文三将吗?我看未必。此外,关二爷和其余猛将单挑,往往也不能取胜。和夏侯敦战数十合不分胜负,和黄忠战二百合不分胜负,和庞德两次战共一百五十合不分胜负,和徐晃战八十合不分胜负。最令人不解的是战纪灵居然三十合不分胜负,要知道纪灵在张飞马下只走了十几合。但即便有种种不实之处,关二爷的勇武也当在三国超一流武将行列,三英战吕布的勇气,攻拔襄阳郡的豪气,单刀赴会的胆气,水淹七军的睿气——由此看来,关二爷排在第七,不高也不低。

第八武将,黄忠。黄忠是三国中标准的廉颇式武将,其青年时期没有什么叙述,直到老年才隆重登场。曾和关羽在长沙城下大战无数合不分胜负,要知道黄忠此时年过六旬,长关羽多矣,倘若二人同龄,我想黄忠必胜。黄忠弓马娴熟,有百步穿杨之神技。后来定军山斩杀曹军大将夏侯渊,成就大功;官拜五虎大将,荣誉显赫;最后战死沙场,不辱一世威名。虽然有人说黄忠斩夏侯是罗贯中为突出黄忠之勇而故意安排的,但是凭借七旬身躯依然活跃沙场,黄忠算是演义中的一员武将了。

第九武将,太史慈。虽然太史慈在演义中的戏份并不多,但他绝对是一员巨星级的大将。出道之时于黄巾大军中杀得几进几出,帮助孔融搬来救兵,解了北海之围。于敌军阵营中往来突驰,如入无人之境者,太史慈是三国武将第一人,其勇绝对不输于子龙。更兼与孙策神亭岭大战,从马上打到马下,无数合不分胜负,合肥之战时又与张辽战七八十合不分胜负。作为东吴难得的一员虎将,太史慈排名第九绝不过分。

第十武将,庞德——可能大家觉得有些吃惊,但我觉得庞德排在第十是绝对的实至名归。庞德作为西凉大将,早先跟随马超东征西讨,屡立战功,潼关城下大战曹仁、曹洪,渭河大战又单身杀入重围,救出韩遂。汉中之战,连战张郃、夏侯渊、徐晃等曹军名将,与许褚战五十合不分胜负。两次与关羽共战一百五十合不分胜负,还用弓箭射伤关羽右臂,可见庞德不仅武艺超群,箭法也相当精准,并不逊于黄忠。

以上TOP 10是绝对的巨星级武将,都属于式的人物。但是,作为将才辈出的三国时代,还有很多超一流的不世名将,他们接下来将角逐第十以后的排名。

第十一武将,小霸王孙策。有人说孙坚是东吴的奠基者,其实这说的应该是孙策。孙策年方十七便投身行伍,十年时间打下江南,筑就孙吴基业。与太史慈神亭岭大战,无数合不分胜负。数合之内,便挟死一将,喝死一将,威震江东,人称“小霸王”。倘若孙策活得时间足够长,东吴的势力可能会更大更强,可惜历史不容设。

第十二武将,甘宁。甘宁是东吴大将,出身海盗。曾经二十合杀败曹洪,又与凌统争执,战数合不分胜负。甘宁箭法好生了得,乱军中先后射杀凌操、黄祖,也算得上百步穿杨了。最为表现其勇武的战役,当属合肥之战时甘宁百骑劫魏营,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竟然一人一骑也未有损伤,颇为传神。孙权曾说:“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以相敌也。”可见对于东吴来说,甘宁是何等重要的虎将!

第十三武将,张辽。早年关羽曾对张飞说“此人勇武不在你我之下”,可见张辽成名很早,而且名声很大。曾经与夏侯敦战数合不分胜负,与张郃战五十合不分胜负,与太史慈战七八十合不分胜负,与凌统战五十合不分胜负。演义里张辽最为得意的两场大仗——一场是濮阳火烧曹军,令曹操险些丧命;另一场是逍遥津大显神威,几乎活捉孙权。可见张辽不仅勇武,而且善用计,智勇双全,是一员足以令任何对手闻风丧胆的大将。

第十四武将,颜良。一瞬间就斩杀曹军战将宋宪、魏续,总共只用了三个回合,二十合战败徐晃,令曹军全军震惊!要知道宋、魏二将早年跟随吕布南征北战,屡败曹操,有几次还险些要了老贼的命,可见颜良之武确实相当了得。可惜这么一员猛将,竟成了罗贯中突出关二爷神勇的牺牲品,可悲,可叹!

第十五武将,文丑。文丑与颜良同属河北名将,是袁绍最得意的两员大将,曾经与赵云战五六十合不分胜负。白马之役,文丑两箭,一箭射中张辽头盔,一箭射中张辽坐下马——可见其箭法精准。徐晃未及交战,料敌不过,拔马便回。然而最后关羽凭借赤兔马快,飞速赶上暗算了文丑。和颜良一样,文丑也不情愿地被罗贯中拿来当了牺牲品,同样可悲!

第十六武将,夏侯敦。曾和吕布战二十合后败北,和关羽战数十合不分胜负,荥阳之战击杀徐荣,与高顺战四五十合将其击败。后遭曹性暗算,痛失右眼,但依然忍痛再战,斩杀曹性——足见其战斗力之强。要知道那个时候除了关张二人,还没有人能在吕布戟下走上二十回合,能在二十合后虽战败却全身而退,夏侯敦也算是一员绝对的虎将了。

第十七武将,周泰。早年在宣城为救孙权,周泰赤体提刀,杀出重围,连斩山贼百余人,身体负伤十二处。濡须口单骑救主,三番冲杀,救出孙权、徐盛,身中数枪,箭透重甲。夷陵之战,二十合斩杀沙摩柯。周泰之名不在甘宁之下,其勇并不输于子龙,是东吴难得的大将。

第十八武将,张郃。张郃在三国前半段算是个“长腿将军”,败仗远比胜仗多。曾经合张辽战五十合不分胜负,和赵云战三十合败走,和马超战二十合失利,和张飞几次共战七八十合,接连战败,和黄忠战二十余合,又败。但是能与这些超级武将打上个几十回合并最终全身而退,足见张郃也必定武艺非凡。到了后来,张郃成了魏国赖以抵御蜀军的大将,多次击败蜀军,诸葛亮视之为心腹大患,欲除之而后快。最后张郃虽惨死剑阁,却也得到了不错的归宿。

第十九武将,徐晃。曾和许褚战五十合不分胜负,和颜良战二十合失利,和关羽战八十余合不分胜负。三国中凡厉害之武将皆使枪或刀,唯徐晃例外,使用大斧,而大斧也就成了徐晃的象征,为其它兵器争得一席之地。

第二十武将,夏侯渊。与马超战十余合不分胜负,与庞德战数合不分胜负,与黄忠战二十余合不分胜负。夏侯渊是曹军大将,曹操屡次派其镇守重要之地,对其可谓信任有加。可是罗贯中似乎是为了证明管袼预言的神准,亦或是为了证明黄忠老当益壮的神勇,让夏侯渊惨死定军山,也算可惜。

第二十一武将,魏延。曾和文聘战五十合不分胜负,和冷苞战三十合不分胜负,又战数合,生擒冷苞,和庞德战十余合,败走,又多次与张郃交手,败多胜少。诸葛亮曾说“惜其勇而用之“,可是演义中并未见其有多神勇。但是,街亭之战时,诸葛亮令其率军屯兵街亭之后,把守阳平关要道,进驻汉中咽喉,并将抵挡张郃的重任交给了魏延,可见魏延在蜀军中的重要地位。魏延最得意的战绩当属斩杀魏军大将王双,不过这属于偷袭,与其武力无关。

第二十二武将,文鸯。又一个万军之中犹入无人之境的猛将,数百魏将,对其奈何不得,曾和邓艾战五十合不分胜负。文鸯是非常大无畏的一员勇将,赵云、太史慈、典韦、周泰等都是为了逃命,或是为了救人,不得以才在敌军大阵中几番冲杀,而唯有甘宁和文鸯是明知敌众我寡,也毅然杀入敌阵,足见其胆略非常人可比。

第二十三武将,姜维。姜维文武双全,年少有为。曾合赵云战十余合不分胜负,和邓忠战三四十合不分胜负,与邓艾战十余合不分胜负,只三合,大败司马师。三国后期,姜维成为了蜀国的顶梁柱。可惜在内外掣肘的形势下,姜维最终没能挽回蜀国的颓势,含恨而死。

第二十四武将,华雄。华雄是西凉大将,官拜骁骑校尉,虎体猿臂,威风凛凛,看上去就着实令常人害怕。汜水关下,连斩鲍忠、俞涉、祖茂、潘凤,令各路诸侯丧胆。但最后死于关羽之手——又是罗氏一贯手笔,实不足信。

第二十五武将,曹彰。演义上说曹彰少善骑射,膂力过人,能手格猛兽。年轻时奉父命讨伐乌桓,连战连捷。曾只三合,大败刘封,不数合,一戟刺吴兰于马下。吴兰是蜀中名将,却数合就被曹彰所杀,足见曹彰武力过人。后来曹丕听说曹彰率军而来,也惊出一身冷汗,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曹彰的勇武。

第二十六武将,凌统。凌统是往往被人忽视的一员大将,实际上凌统武艺超群,堪称绝对猛将。曾合甘宁战数合不分胜负,和张辽战五十合不分胜负,和乐进战五十合不分胜负。凌统与甘宁由仇人变为兄弟,算是三国中一段脍炙人口的感人故事了。

第二十七武将,孙坚。孙坚号称“江东猛虎”,十八路诸侯中的先锋,锐不可当,连董卓都欲和他结亲讨好孙坚。曾和华雄大战数合不分胜负。可惜一代英豪,仅为小事而负气出征,结果身死异乡,可悲可叹。

第二十八武将,王双。王双不到三合斩死谢雄,又不到三合,斩死龚起,又不数合,以流星锤击伤张嶷。后被魏延暗算,身首异处。

第二十九武将,董卓。演义中虽没有写到董卓马上武艺如何如何,但是有一个细节足以体现出董卓武艺也绝非常人可比。那就是。伍孚欲刺杀董卓,但不料董卓力大,反将伍孚摁到在地。伍孚是越骑校尉,朝中大将,以偷袭暗杀的手段尚且无法对付董卓,说明董卓的功夫也是好生了得的。

第三十武将,曹仁。曹仁之所以可以上榜,在于南郡一战,曹仁身陷重围,四面被吴将韩当、蒋钦、周泰、潘璋、徐盛、丁奉、陈武、吕蒙等人围得水泄不通,但却依然杀出重围,足见其武艺当属一流

文臣

1、诸葛亮

很多人认为诸葛亮并不是三国第一谋士,他纯属是被小罗神化了的人物,其实不然,撇开演义,孔明的确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政治家。首先他提出了“隆中对”又帮助先主和吴结好,在庞统意外死亡的情况下帮助先主夺取益州,在先主与五虎上将接连去世的情况下,他六次北伐,虽然没达到预期的效果,但起到了积极的防御作用,延缓了蜀汉灭亡的时间。在政治上他应用法家的手段,治理蜀国,申明律法,赏罚分明。是三国首屈一指的谋臣!

2、郭嘉

论才能如果郭嘉不是英年早逝说不定和诸葛亮有得一争。他为人豁达,20岁便匿迹,不与世俗之士交往,暗中结交英雄好杰,谈论天下大势。他初在袁绍帐下效力,后发现袁绍“好谋无断”难成大事,于是便转投曹操;后来他又劝说曹操:“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宜早为之所。”可见他能识人,北征乌丸,他力排众议,建议以轻兵进攻,最后大获全胜,使曹操同意辽东,操在赤壁大败后,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3、贾诩

贾诩能够在乱世中保全性命最后助操成就大业,就连曹丕能够继承魏公称帝也有他很大的功劳。曹操率大军讨伐张绣,后闻袁绍出兵袭击后方就立即撤退,张绣想要亲自率兵追击,贾诩劝阻说:“不可追也,追必败”张绣不听,强行追击,被曹操亲自断后所击败。贾诩这时又对张绣说:“促更追之,更战必胜。”张绣说:“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败,奈何复追?”贾诩说:“兵势有变,亟往必利”张绣遂听从贾诩意见,收集散兵,再行追击,竟将曹操后卫部队击溃。袁绍遣人招降张绣,并与贾诩结好。张绣准备同意,贾诩却说袁绍不能容人难成大器不如归降曹操。后袁绍果然被曹操大破以至败亡!

4、陆逊

陆逊富有远见和洞察力,善于用兵,更善于使计,年纪轻轻便受到吴国上下的重视,最后官拜丞相、大将军。在军事上他运用智谋,偷袭公安,断绝关羽退路,夺取荆州,又火烧连营大破刘备,他运用反间计,不需一兵一卒赶走了魏国驻江夏太守。政治上他识大体,顾全大局,在太子问题上勇于提出自己的意见。他之所以能够排到第四力压周郎,是因为他对吴蜀问题上的高瞻远瞩远远高于周瑜。

5、周瑜

孙家得以割据江东,建立吴国,周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曹操南下,他力排众议,主张抗曹,保住了东吴版图,为三国鼎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面对强敌沉着冷静分析敌我形势,火烧赤壁打得曹操焦头烂额。赤壁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战争中周郎所表现出的卓越才能令古往今来的众多有识之士惊叹不已。但他在政治上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忽略了联合抗曹的大局,这点与关羽极为相似。

5、鲁肃

鲁肃对局势有清醒的认识,初袁术想要拉拢他,他看袁术法纪不严,不足立事,后来投靠孙权,他的文韬武略得到充分发挥,他建议孙权鼎足江东观天下之衅,进伐刘表,竟长江之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这就是后世称道的“吴中对策”。他对三分天下的遇见以及他对东吴前途的分析,显示了他的深远识见。后又提出“联刘抗曹”的政治主张,他明白魏国实力强大,只有联合刘备对抗曹操才能保土安民。这点和诸葛亮的“隆中对策”中提出的结好孙权完全一致。他在孙刘联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次孙刘产生利益冲突时他总是竭力调息。鲁肃在政治方面的才能并不亚于诸葛,后代史论家说:“欲合孙于昭烈共图中原者,鲁肃也;欲合昭烈于孙公抗曹操这,诸葛也。二子守之终身而不易。……鲁、葛定交合力以与操争存亡,一时之大计无有出于此者。……瑜与羽交起而乱之,不亦悲乎!”

7、荀氏叔侄

他们两个是曹操前期得以成就霸业的主要谋士,追随曹操来屡献奇谋,在曹操平灭对手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深得曹操尊重,他们有识人之明,知道袁绍能聚合众人,却不会使用。使曹操看清了形势和前途,坚定了战胜袁绍的信心。在曹操征服天下之际,他们一个牢牢巩固大后方,使曹操无后顾之忧,另一个则是在前线为曹操出谋化策起到了重要作用。

9、曹真

曹真是曹操的养子,一生为曹操祖孙三代效力,在演义中为了夸张司马懿,所以把他完全贬低了,其实他在军事上十分有作为,在跟丛曹操创业的老臣日益凋零下,他勇猛雄武,勇于进取。他能和将士们同甘共苦,军中赏赐不够,他往往拿出自己的家才分赐部属,所以士卒都愿意为他所用。他屡次成功地阻挡诸葛亮北伐,他知道诸葛亮失败后下次肯定会从陈仓进兵,便早早安排郝昭预先把守陈仓,由于已经做好充分准备,因此无法攻下。他是一个保持尊贵、谨守高位、勤劳恭谨的有德贤臣。

10、姜维

姜维原为魏国人,后来归附诸葛亮,亮对维十分器重。亮死后,军权转到姜维手中,他深知蜀国地小力弱,便继承诸葛亮遗志,以积极进攻作为最好的防御,九次北伐,三胜两败四无功而返。虽然很多人认为他不如邓艾,其实不然,当时蜀国接连死掉好几位重臣,朝中权利让宦官掌握,陷害姜维,他为避祸只好屯田。后又反间钟、邓二人,险些再次匡复蜀汉。是当时一流的军事家。

关羽简介、英雄事迹和人们对他的评价

即使吴蜀联盟没有破裂,诸葛亮也很难收复中原。除了魏国过于强大之外,吴蜀联盟本身也是有着隔阂的,刘备和孙权也很难达成绝对的信任。

首先,吴蜀联盟之所以成立,是为了对抗强大的魏国,而不是为了收复中原,所以在赤壁之战之后,两国的联盟很快就破裂了,因为他们已经达成了当初结盟时的目的,他们也自然没有了继续结盟的动力,最后的破裂也是必然的。

就算吴蜀联盟最终没有破裂,这个联盟中谁占领主导地位也是很难确定的事情,两个国家之间的利益也不是相同的,诸葛亮身在其中必然会受到掣肘,很难发挥自己的全部实力,甚至于他的一大部分精力都会被迫转移到联盟内部的争端当中,自然很难去组织一场声势浩大的北伐。

另一方面,魏国之所以惨败,除了吴蜀联盟的合力以外,还有着北方士兵在南方水土不服的原因,再加上魏国虽然输了这场战役,但是这场失败并不会导致魏国的破灭,魏国依然强大,北方更是被魏国打造成铁板一块,而熟悉北方气候的士兵们也不会再轻易地生病,兵强马壮之下,吴蜀联盟是很难轻易打进北方的。

所以,在我看来,即使吴蜀联盟没有破裂,诸葛亮也很难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因为吴国是不会甘心于屈居人下的,所以在内耗严重的情况下,吴蜀联盟根本就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组织北伐,更不要说收复中原了。

卧龙凤雏是什么梗?

关羽(?—219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今山东临猗西南)人,三国时期蜀国名将。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

关羽少年时勇武有力,嫉恶如仇。当地民间传说,关羽为打铁的,也有说是卖豆腐的,反正是出身于下层社会。还有传说关羽最早并不姓关,因他杀了人才更名改姓。那年关羽刚19岁,他从下冯村来到解州城,想求见郡守,陈述自己的报国之志。可是,郡守因他是无名之辈,拒不接见。当晚,他住在县城旅馆里,听到隔壁有人哭,一问才知这个哭的人叫韩守义,他的女儿被城里恶霸吕熊强占蹂躏。吕熊是个员外,勾结官宦,欺男霸女。当时,解州城由于靠近盐池,地下水是咸的,不能食用,只有几口甜水井散落在城里各处。吕熊叫手下人将城里的甜水井都填了,只剩下他家院里的一口甜水井。还规定了一条,凡是来挑水的人,只准年轻貌美的女人来,否则不许进。进来的年轻女人,不是被他调戏,就是被他奸污。大家气恨,但因吕熊财大气粗,谁也奈何不得。韩守义的女儿让吕熊霸占后,气得老人叫天不应,呼地不灵,只好独自悲泣。关羽听罢,怒火中烧,提着宝剑闯进吕家,杀了吕熊和他一家,解救了姓韩的姑娘和其他良家妇女。之后,他连夜逃往他乡。途中路过潼关时遭到守关军官盘问,情急之中他手指关口说自己姓“关”,以后就再未改变。

关羽流落到涿郡(今河北涿县)后,正遇上东汉动员各地豪强地主组织武装,共同镇压黄巾起义。他在这里结识了当地正在聚众起兵的刘备(刘备是西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和张飞,三人志同道合,一见倾心,友爱异常,亲如兄弟。后世传说,刘、关、张三人曾在桃园结义。《三国演义》则“演义”出他们的誓词:“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这虽是家言,但由于符合了频仍的时代中下层百姓的心态,所以影响巨大。后世好多农民起义,都效法结义的形式,来巩固队伍,加强团结。三人组织了一支武装力量,参与了进攻农民起义军的行列。关羽也就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从中平元年(184年)一直到死,关羽始终忠心耿耿地追随刘备,“随其周旋,不避艰险”(《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刘备起兵,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关羽、张飞担当他的护卫,是他得力的左右手。中平元年(184年),刘、关、张带着刚刚组织起来的兵马,首先投奔涿郡的校尉邹靖。黄巾军打到涿郡,他们配合官兵出动抵抗,首战告捷,立了大功。接着,他们离开涿郡,前去投奔正在广宗(在河北省威县东)围攻黄巾首领张角的中郎将卢植。到广宗后,因卢植遭诬陷被押回京师,他们便决定返回涿郡。归途中,遇到黄巾军天公将军张角正在追击接替了卢植职务的董卓。关羽和张飞带领一支人马,突如其来地向黄巾军横杀过去,救了董卓。刘备后来投奔幽州军阀公孙瓒,因屡立战功长任平原相,关羽和张飞担任了别部司马,分统部曲。他们三人照样“寝则同床,恩若兄弟”(《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关羽和张飞终日侍立刘备左右,保护刘备。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奉迎汉献帝迁都许昌(今河南许昌东)后,独掌军政大权,总揽朝政,皇帝成为傀儡。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刘备被吕布打败,投靠了曹操。曹操表举他为左将军,拜关羽为中郎将(次于将军的武官)。时车骑将军董承接受皇帝衣带诏,与刘备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服等,密谋除掉曹操。

建安四年(199年),刘备恐曹操猜忌,欲伺机脱离曹操控制,趁右将军袁术溃败,主动请求跟大将朱灵前去截击。曹操谋士程昱、郭嘉、董昭等认为,不该放走心怀叵测的刘备,曹操立即派人去追,但已不及。袁术南逃寿春(今安徽寿县),朱灵班师回朝,十二月,刘备杀死徐州刺史车胄,以关羽代理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太守,自屯兵小沛,招兵买马,扩充实力,与朝中反曹势力遥相呼应。东海(今江苏郯城)变民首领昌稀等,及周围郡县纷纷归附刘备,刘备部队很快发展至数万人,又派使者与袁绍媾结联盟,形成对曹操的严重威胁。并击败了前来讨伐的司马长史刘岱和中郎将王忠,暂且取得徐州、下邳地区,作为休养和发展的基地。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车骑将军董承等企图刺杀曹操的泄露,董承、王服、种辑皆被屠灭三族,唯参与密谋的刘备侥幸逃脱,且势力越来越大。曹操亲自征讨刘备,刘备惊悉曹操军将至,亲率数十骑出城观察,果然望见曹军旌旗,只得仓猝应战,被曹军击溃,刘备妻子被俘。曹操接着攻陷下邳,迫降了关羽。刘备则逃到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投奔了袁绍。

曹操赞赏关羽为人,拜其为偏将军,礼遇甚厚。不久却觉察关羽心神不定,无久留之意,便对与关羽关系甚好的张辽说:“卿试以情问之”。张辽去问关羽,关羽叹息道:“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张辽将关羽的这番话转告曹操,曹操闻后,不但没有怨恨关羽,反而认为他有仁有义,更加器重他。

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爆发,二月,冀州牧袁绍调动十多万人马进军黎阳(今河南滑县东北),征伐曹操并派大将颜良进围白马,攻东郡太守刘延,以保障主力渡河南进。刘延告急请援。四月,曹操为解除侧翼威胁,北救刘延。谋士荀攸建议:“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其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禽也”(《三国志·魏书·武帝传》),曹操依行其计。袁绍闻曹兵渡河,果然分兵向西,挺进延津。曹操趁机引兵向白马疾进,及距白马10余里时,颜良大为震惊,仓促迎战。曹操派张辽、关羽为先锋,率部进击。关羽跃马阵前,远远望见颜良麾盖(大将所乘戎车,设幢麾、张盖),直冲过去,在万众之中刺死颜良,斩其首级而归,袁绍诸将“莫能当者”(《三国志·蜀书·关羽传》)。曹操挥令大军冲杀,袁军大败溃散,遂解白马之围。

曹操备赞关羽的勇武,对他重加赏赐,封他为汉寿亭侯(汉寿,地名;亭侯,侯爵名)。关羽斩杀颜良后,曹操知其必去,遂重加赏赐。关羽把曹操屡次给他的赏赐都封存妥当,把汉寿亭侯的印绶挂在堂上,给曹操写了封告辞信,保护着刘备的家小,离开曹营,到袁绍军中寻找刘备。曹操将士闻后,要去追赶,曹操劝阻说:“彼各为其主,勿追也”(《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从关羽被擒到他立功报曹、重新投奔刘备,这段经历始终口耳相传,流行播衍。到《三国演义》,则形成了一个花团锦簇、精纷呈的故事单元,包括关公屯土山约三事(降汉不降曹;礼待二嫂;一旦得知刘备下落,便当辞去);曹操厚待关羽,小宴三日,大宴五日;曹操赠袍,关羽穿于衣底,上用刘备所赐旧袍罩之,不敢以新忘旧;曹操赠赤兔马,关羽拜谢,以为乘此马,可一日而见刘备;关公斩颜良、诛文丑;关公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兄弟相会等。在中国,很少有人不知道这段故事。

袁绍兴师南进,派刘备南下汝、颍,攻掠曹操后方,被曹操部将曹仁击溃。刘备逃回袁绍军中,受到猜忌,暗中打算脱离袁绍,于是建议袁绍跟荆州牧刘表结盟,以使曹操腹背受敌。袁绍信以为真,派刘备率领本部人马,再度南下汝南与黄巾军首领龚都等会合,兵力扩充到数千人,对曹操后方又构成威胁。是年七月,曹操为稳定后方,派大将蔡阳率兵讨伐刘备。刘备预作充分准备和部署,率部迎战蔡阳。两军激战,曹军大败,蔡阳被杀。建安六年(201年)秋,曹操统军进击刘备于汝南。九月,关羽随刘备投靠荆州牧刘表,龚都等部皆散。至此,刘备脱离袁绍,获得发展自己势力的机遇。刘表对刘备以礼相待,此后,刘备便在荆州屯兵。

从建安六年到十三年(201—208年),刘备在这八年中致力于礼聘人才,扩大军事力量。特别是在建安十二年(207年),他“三顾茅庐”,请来了诸葛亮。关羽和张飞看到刘备和诸葛亮关系日益密切,心中不悦。刘备察觉以后,就严厉批评他和张飞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关羽和张飞就再也不表示反对了。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亲率大军南征刘表。刘表死,继任荆州牧的刘琮投降曹操。刘备为避开曹军锋芒,便撤离樊城,向江陵(今湖北江陵)退去,并派关羽率领一万多水军,从水路往江陵会合。刘备军撤退到当阳长阪(今湖北当阳东北)时,被兼程追来的曹操骑兵打得大败,去江陵的道路被曹军截断,刘备只好斜趋汉津。关羽率水军前去接应,保护刘备退到了夏口。

据《蜀记》记载,当年刘备在许昌,与曹操一起打猎。关羽曾劝刘备乘人散混乱之际,杀掉曹操,以绝后患。可能由于形势不允许,刘备没有答应。这回在汉津会面,飘泊无依,关羽愤愤不平,说:“当年在猎场上,如果听了我的话,就没有今日的困厄之灾了。”刘备解释说:“当时,也是为国家着想,爱惜曹操是难得的人才。再说,如果天意正人,又焉知今日的飘泊不是咱们的福分呢?”

曹操占领江陵后,气势更盛,大有吞没“无立锥之地”的刘备和消灭江东孙权之势。这就发生了孙权、刘备联军大败曹操的著名的赤壁之战。十一月,孙刘联军在赤壁(今蒲圻县西北)大破曹操。关羽所率的一万精锐水军是刘备的主力,在这场战役中起了重要作用。后人为突出关羽“全交重义”的特点,演义出了他在华容道上义释曹操的细节,至今脍灸人口。

赤壁之战后,刘备乘机攻占了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都在今湖南境内),刘备得了四郡,加上孙权借给他的南郡,终于在荆州站住了脚。然后刘备封拜元勋。关羽被任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镇守荆州。

建安十六年(211年)十二月,刘备带兵入巴蜀,取益州,关羽留守荆州。益州既平,关羽得赐金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

荆州包括南阳、南郡、江夏、武陵、长沙、桂阳、零陵七个郡,是曹操、刘备、孙权三方必争的战略要地。赤壁之战后,曹操还占据着南阳郡和南郡的北部,孙权占据着江夏郡和南郡的南部。所谓“借荆州”,就是孙权将自己占据的南郡南部借给刘备。刘备取得益州的第二年(215年),孙权便派诸葛瑾为使去跟刘备商量,要求把荆州南部的几个郡归还东吴。刘备托辞拒绝,孙权就派去一批官吏,接收长沙、零陵、桂阳三个郡。关羽坚决不让,将孙权派来的官吏全部轰了回去。孙权一怒,马上派吕蒙率领两万兵马用武力接收这三个郡。吕蒙夺得了长沙、桂阳两郡后,刘备急忙亲率五万大军下公安,派关羽带领三万兵马到益阳去夺回那两个郡。孙权也亲自到陆口,派鲁肃带领一万兵马扎在益阳,与关羽相拒。东吴的军队和关羽的军队都在益阳扎营下寨,彼此对峙。

鲁肃不愿意孙刘两家失和,就邀请关羽相见,双方各退兵马几百步,中间搭个供会谈用的帐篷。赴会的将军只准许带防身的单刀,不准带士兵。关羽接到邀请,带着随身的卫士周仓毅然赴会。这就是有名的“单刀赴会”。会谈一开始,鲁肃就责问关羽为什么不把长沙、零陵、桂阳三个郡还给东吴。关羽说:“乌林之役(即赤壁之战,乌林在赤壁对岸,故有此说),左将军(指刘备)亲自作战,与东吴共同破敌,难道说他夺下来的土地连一块也不应该得到吗?您怎么能说要把这些地方归还给东吴?”鲁肃说:“东吴国土很小,只是体念刘豫州(指刘备,当时为豫州牧)兵马很少,又被曹军打败,才让给他一个安身之地。赤壁之战以后,又把南郡借给他。现在刘豫州已经得到了益州,就该把荆州还给东吴。我们并不要求全部荆州,也不要求退不南郡,我们只要求长沙、零陵、桂阳三个郡。要是连这一点也不答应,那就太说不过去了。”这进,周仓在一旁瞪着眼睛大声说:“天下的土地,有德的都可以住,怎么能永远归一家呢?”关羽手按在刀把上,给周仓使了个眼色,故意责备他说:“这是国家大事,你懂得什么!快给我出去!”周仓会意,立即出去准备兵马接关羽。关羽也向鲁肃告别说:“您的话,我一定转告左将军,再作商议。”鲁肃也就很有礼貌地把关羽送了出去。

关羽回来后,派人向刘备汇报了这次单刀赴会的经过。刘备这时因为得知曹操正率大军进攻汉中,担心前后受敌,丢失益州,就主动向孙权请和,双方商定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湘水以东的江夏、长沙、桂阳归孙权;湘水以西的南郡、零陵、武陵归刘备。

赤壁之战后,据守荆州的关羽名为“襄阳太守”,而荆州的襄阳、樊城等重镇还控制在曹操手中。为了实现诸葛亮和刘备在《隆中对》中所筹划的跨据荆、益二州,待时机成熟时荆州军队直下宛(今河南南阳)、洛,益州军队西出秦州(今陕西南部),完成统一大业的计策,关羽一直虎视襄、樊。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在汉中大败曹兵,曹操不得不退出汉中。于是,在手下文武官员的拥戴下,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任命关羽为前将军,并赐他节、钺。

是年六月,刘备继取汉中后,派孟达、刘封攻占汉中郡东部的房陵、上庸等地,势力有所扩展。七月,孙权欲攻合肥,魏军大部调动淮南防备吴军。镇守荆州的关羽,抓住战机,留南郡(治江陵,今湖北江陵)太守糜芳守江陵,将军傅士仁守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自率主力北攻荆襄。

襄阳、樊城隔汉水相对,互成犄角,是曹军抗拒南军北上的战备要地。时魏镇南将军曹仁驻守樊城(今湖北襄樊),将军吕常驻襄阳。他从汉中撤军到长安后,又派平寇将军徐晃率军支援曹仁,屯于宛城(今河南南阳)。樊城之战开始后,曹操又派左将军于禁、立义将军庞德前往助守,屯驻于樊城以北。

于禁不熟悉南方的气候地理。曹仁让他和庞德屯兵于樊城以北,和城中相互呼应,他竟未考虑该处地形低下的因素,便把所率领的七支人马都带到那里驻扎。八月,连降大雨,汉水暴涨,平地水深数丈。于禁七军均被水淹,只得率少数将士避到高阜之处。关羽乘战船猛攻,于禁欲退无路,被迫投降。庞德率的一部继续顽抗,誓死奋战,从早晨一直战到中午,箭尽矢竭,就短兵相接。将士有的战死,有的投降。关羽加强了攻势,同时,水势上涨更猛,土堤淹没,曹操部队都投降了。庞德想乘船撤回曹仁大营,但水势太大,船只倾覆,被擒,不屈而死。

关羽乘胜围攻樊城,并以一部兵力包围襄阳。樊城守军仅数千人,城墙因水淹多处崩塌,曹仁曾考虑放弃樊城,被曹仁的汝南太守满宠所劝止。满宠认为:“山水速疾,冀其不久。闻羽遣别将已在郏(今河南郏县)下,自许以南,百姓扰扰,羽所以不敢遂进者,恐吾军掎其后耳。今若遁去,洪河以南,非复国家有也。君宜待之”(《三国志·魏书·满宠传》)曹仁乃以必死决心,激励将士齐心协力奋勇抵御。

关羽军虽乘船猛攻,一时仍不能下。此际,魏荆州刺史胡修、南乡(治南乡,今河南淅川东南)太守傅方,均降于关羽,陆浑(今河南嵩县东北)人孙狼等,亦杀官起兵,响应关羽,关羽声势一时“威震华夏”(《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曹操感到威胁,一度准备迁都,被丞相司马司马懿及曹椽蒋济谏止。他们认为:“禁等为水所没,非战守之所失,于国家大计未有所损,而便迁都,既示敌以弱,又淮沔之人大不安矣。孙权、刘备,外亲内疏,羽之得意,权所不愿也。可喻权所,令掎其后,则樊围自解”(《晋书·宣帝传》)。

曹操纳了这一利用矛盾破坏孙、刘联盟,以坐收渔翁之利的策略,派使者去见孙权。同时指令徐晃率军援救曹仁。徐晃进至阳陵陂(樊城北),曹操派将军徐商、吕建传令:必须待后续援军会齐后方可进击。时关羽前部屯偃城(樊城北约五里),徐晃佯筑长堑,示以将切断蜀军后路。蜀军惧被围,烧营撤走,徐晃军进据偃城,渐向围城蜀军逼近。

当初,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早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刘备)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意思是刘备在取得荆、益二州建立基业之后,一定要外结孙权,形成巩固的联盟,然后才能北定中原。可见,孙刘结盟是刘备北定中原的基础。然而,这联盟却因为几个原因,出现了明显的裂痕:

一是在荆州的所有权问题上。荆州位于长江中游,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对孙、刘、曹三家均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曹操曾想占据荆州,统一天下,但赤壁一战使他美梦成空;孙氏集团一向认为荆州是必争之地。因为荆州据上游之重,只要操在别人手里,自己则处于被动地位。赤壁之战结束,为了继续联刘抗曹,不得已,只好暂借荆州给刘备。可刘备取得益州后,却无归还荆州之意。

二是关羽缺乏对孙刘联盟的正确认识。他自恃勇武,对孙氏集团始终踞傲不敬。鲁肃与他单刀相会,讨要荆州,他尽管理亏,但仍然不肯从两家联合的角度着眼来妥善解决问题。孙权派使者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关羽不但不应许亲事,反而厚骂使者,双方关系越来越僵。

三是东吴臣子中,从大局出发,认为应与刘备集团修好、共拒曹操的鲁肃已经去世,而其他臣子,如代替鲁肃统兵的吕蒙,就认为关羽平素骁勇善战,且有兼并吴国的雄心,所以,要求出兵对付关羽。他说:“且羽君臣,矜其诈力,所在反复,不可以腹心待也”(《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所以 孙权得到曹操的信后,欣然允诺。他召吕蒙回建业,共商夺取南郡的。关羽也知孙刘联盟不巩固,这时既要夺取樊城,又得防备孙权偷袭荆州。他看到东吴大将吕蒙屯兵陆口,就再三嘱咐麋芳和傅士仁小心镇守荆州,并将大部分军队留在南郡,还沿江设防,二三十里设一个岗楼,建起烽火台。吕蒙探知关羽防守严密,无懈可击,就佯称病重,上书给孙权,要求回去疗养。孙权公开发布命令,调吕蒙回建业养病。吕蒙推荐陆逊代替自己。当时,陆逊年少多才却无名望,正任定威校尉。孙权便任命他为偏将军、右部督,接替吕蒙。陆逊到任后,派使者给关羽送去了礼物和一封信,信上恭维关羽水淹七军,功过晋文公的城濮之战和韩信的背水破赵,还勉励关羽发挥威力,夺取彻底胜利。关羽看到陆逊是个无名晚辈,对自己又如此恭敬、诚恳,就大胆放心,把荆州大部分军队陆续调到了樊城,打算趁徐晃的兵马还未赶到,大水又未完全退去,先攻下樊城。他亲自督战,加紧攻城,而曹仁依旧坚守。陆逊把关羽人马的调动情况详细地报告给孙权,且说明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关羽可一战而擒。

关羽在襄樊的兵马越来越多,加上新得于禁降军数万人,粮食匮乏。他责备南郡太守麋芳和傅士仁的粮草运送跟不上,大怒说:“还当治之”(《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二人于是存有叛心。后关羽为解燃眉之急,竟擅自强占东吴贮藏在湘关的粮食。孙权得知此事,觉时机成熟,便命吕蒙为大都督,发兵袭击关羽的后方。

是年十一月,吕蒙率军隐蔽前出,进至寻阳(今湖北广济东北),把精锐士卒埋伏在伪装的商船中,令将士身穿白衣,化装成商人,募百姓摇橹划桨,昼夜兼程,溯江急驶,直向江陵进袭,一切都进行得十分隐蔽和诡密。驻守江防的蜀军士兵被伪装的吴军所骗,猝不及防,全部被俘虏,江陵城内空虚,陷入混乱。吕蒙先让原骑都尉虞翻写信诱降驻守公安(今湖北公安北)的蜀将傅士仁,又使傅士仁引吴军迫降守江陵的蜀南郡太守糜芳。二人平时就因为关羽对他们傲慢而心怀不满,这次又听说关羽回来要惩治他们,更是内心恐惧,于是在东吴大军兵临城下的情况下,献城出迎。吕蒙遂率大军进据江陵,从而,一举夺回蜀长期占据的荆州。吕蒙进占江陵后,尽得关羽及其将领的家属。他对他们加以优待和抚慰,并下令军中不得侵扰百姓,还对全城百姓表示关心,给有病的送医药,给饥寒者赐衣粮,使城内秩序迅速恢复。而骄傲轻敌的关羽,对吕蒙的袭击行动竟一无所觉。

曹操使者返回洛阳,带来孙权密信,说即派兵西上袭击关羽,但请保密,以防关羽得知有备。曹操部属多数认为应代孙权保密。谋士董昭独持异议,认为应佯允保密而暗予泄漏。关羽知孙权来攻,如撤兵回防,则樊城之围自解。关羽南返与孙权交战,两敌相斗,正好坐收渔利。若为其保密,使孙权得势,对我并不有利。再者,被围将士久不见救,担心缺粮产生恐慌,一旦发生意外,局面将难以收拾。故应以泄密为好。曹操纳董昭意见,令徐晃用箭将孙权密信内容,分别射入樊城及关羽营中。被围魏军得信后,士气倍增,防守更坚;关羽得信后,则既恐腹背受敌,又不愿前功尽弃,同时判断江陵、公安城防坚固,吴军若真来攻,一时不可能攻克,因而处于徘徊犹豫,进退两难的境地。此时,曹操已率主力由洛阳进抵摩陂(今河南郏县东南),并已先后派殷署、朱盖等12营兵进至偃城,归徐晃指挥。关羽军主力屯围头,一部屯四冢。徐晃以声东击西战术,扬言欲攻围头,却出其不意突袭四冢。关羽恐四冢有失,自率步骑5000出战,被徐晃击败,当其退走营寨时,徐晃率军穷追不舍,紧随其后冲入营内。当时关羽营寨,深壕及鹿角十重,障碍设施极为严密,若从营外强攻极为困难。现乘其军陷于混乱之机,由内突袭,一举大破之,杀降蜀之胡修、傅方。时关羽关羽惊悉江陵失守,遂撤围退走,樊城围解。曹仁部将多欲乘胜追击,参军赵俨认为,应保留关羽一定实力与孙权作战,不宜追击。曹仁同意赵俨看法,未部署追击。曹操得知关羽撤退消息后,果然派人传达命令,不许追击关羽。

当关羽撤军而回时,孙权已先到达江陵,派陆逊攻占夷陵(今湖北宜昌)、秭归(今湖北秭归),切断关羽入川退路。在回军途中,关羽多次派人到江陵探问消息。每次,吕蒙都礼待来使,并让使者周游城中。使者回到关羽军中,将士们知道家门无恙,斗志尽失,多数都半途而逃。关羽自知势孤,派人向驻扎上庸的蜀将刘封、孟达求援,二人以以上庸新定为由,拒绝支援。关羽陷于进退失据,腹背受敌的困境,遂西走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这时,陆逊乘胜西进,夺取了宜都。关羽看到麦城东、西、南三面全是敌人,而援兵又迟迟不到,决定突围回西川。

吕蒙知关羽兵少,料到他要逃走必然走麦城北边的通西川的小道,就事先派兵埋。十二月,孙权派使者到麦城劝关羽投降。关羽提出叫吴军退兵十里,然后在南门相见。吕蒙果然退兵十里,等候关羽投降。关羽及其子关平趁机带着十几个骑兵,偷偷地出北门向西逃去,被吴将潘璋部司马马忠擒获,与其子关兴一起被杀,死时年约五十八岁。刘备追谥关羽为壮缪侯,其子关兴嗣。

《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中论及关羽与张飞:“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还说:“羽善待士卒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的确如此。

一、桃园结义

公元162年,山西运城的一个普通农户家中诞生了一个呱呱坠地的巨婴,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个孩子后来竟成为驰刹风云的一代名将,他就是蜀汉共和国著名的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武术家以及一代围棋国手关羽关长生。

关羽同志幼年喜欢读书,但由于家中贫困上不起学,所以只能借放牛的时候在私塾外偷听先生讲课,小长生记性特别好,对听到的东西过耳不忘,尤其对《春秋》上的革命先烈的故事感兴趣。直到关羽同志晚年,他还对书中的记述倒背如流。

幼年的关羽武学天赋极高,他在砍柴割草之间,自己摸索了一套劈柴割草刀法,他以后杀起那些分子就象割草一样,就源与于他少年时期的勤学苦练和不断摸索,无师自通,从而成为一带武学大师。

公元184年,也就是关羽同志22岁那年,时逢甲子,天下大乱,黄巾党造反,再加上连年饥荒,民不聊生,在关羽同志的家乡,恶霸横行,关羽看不惯恶霸的所做所为,一怒之下拿着两把菜刀把恶霸一家人砍翻了,这就是著名的“两把菜刀闹革命”。

之后,关羽同志毅然出走,离别家里为他找的童养媳,踏上了寻求革命为国为民的道路,为躲避仇家的追杀,关羽同志将自己的字改为云长。

那时的关羽怀着一颗赤胆忠心和对阶级的深仇大恨,本想投靠黄巾党救民于水火,但很快他就认清了黄巾党这一邪教组织的本质,离开队伍,开始了流亡生涯。(注 1)

在长达五年的流亡生涯中,关羽同志以贩卖绿豆为生,他公平买卖,童叟无欺,从不缺斤短两,他在做生意的同时,很注意体察民情,同时也在不断摸索革命的真理,在此期间他写下了《五十县农动调查报告》等文章(注2)。关羽同志那时就立下了以身报国的宏愿:革命不成功,就不结婚,不刮胡子。(注3)

公元189年,也就是关羽同志二十七岁那年,在河涿县,关羽同志遇到了改变他一生命运的前蜀汉共和国,革命家、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旅游家、表演艺术家、厚黑学派创始人之一、蜀汉人民的大救星刘备同志,从而找到了组织,看到了光明,从此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也开始了关羽同志极具的军事政治生涯。

此后,关羽同志和刘备同志以及另一位共和国创始人张飞同志,形成了共和国第一带领导核心,这三位伟人同志加兄弟的感情成为后世的楷模,在他们的带领下,很快形成了一支队伍,在民主人士苏双、张世平的捐助下,有了自己的经费和武器,开始了他们打击势力的第一刀。

卧龙指苏宁英雄联盟职业战队的上单bin,凤雏指V5战队的上单biubiu,bin和biubiu原来都是苏宁的上单,然后在2020春季赛biubiu和阿bin都上了饭堂,解说cat就用“卧龙凤雏”称呼他们。

“卧龙凤雏”是存在于在三国时期,卧龙、凤雏是两位响当当的人物,但在现代网络用语中,卧龙凤雏往往是调侃“傻X二人组”的词语。

扩展资料:

“卧龙凤雏”梗的来源:

卧龙凤雏本来是形容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和周瑜,自《西虹市首富》之后形成了一种梗文化,经常在弹幕中见到,调侃俩人有卧龙的地方必有凤雏,带来了很多欢乐。

原本的出处是《三国演义》中水镜先生:司马徽所说的一句话:“得卧龙凤雏其一,可得天下。”,最开始指的是诸葛亮和庞统,是褒义。王者荣耀中刚好有这两个人物,所以卧龙是诸葛亮,而凤雏则是庞统。后来在沈腾的《西虹市首富》中,王多鱼为了败光几个亿的钱,王多鱼与此同时收获“卧龙凤雏”两位投资鬼才,专出败家的项目。现在这句话形容有点蠢,反讽的意思。